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科技与出版杂志:特别策划|构建以数字教材为内容核心的服务教育新业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教育及出版的渗透和影响也在不断加大。作为传统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教育出版的发展不仅直接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教育教学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教育出版如何应对这些影响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延续过往的辉煌并实现新的发展,本文就此做些探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涉及的数字教材主要指中小学数字教材,所讨论的教育领域也主要限于基础教育领域。

  1 当前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的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第一,传统教育出版的编、印、发产业链角色及其承担的作用受到了冲击,出版社的内容资源加工流程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技术影响的结果。这里姑且不谈产业链角色的改变,简单地从内容与技术的关系上便可看出技术对出版产业的影响。诚然,出版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在传统出版时代,出版社主要关注内容,不太关心技术,因为无论是纸质图书的印刷,还是音像制品的制作,技术都在加工层面,技术与内容基本上是分离的。传统出版的技术更新比较慢,现代出版业诞生500多年来,印制技术虽然不断革新,但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到了数字出版时代,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变得不一样了。一方面,内容与技术变得不可分离,无论在数字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层面,还是在产品后续的应用服务层面,内容都离不开技术。正是技术与内容的不可分割性,使得出版从传统的制造业属性,转变为信息时代的服务业属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近20多年来不仅有了互联网,还涌现出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无一不对出版产生着影响。

  第二,教育出版面临政策管理方面的挑战。从教育政策来看,目前管理部门对数字内容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实行开放政策,并没有对建设者的资质进行限制,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数字教学资源。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把建设教育大资源作为主要的目标任务之一,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明确提出“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2019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扩大在线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这些政策规定,无疑打破了过去教育内容资源,尤其是基础教育开展教学的内容资源主要由出版社提供的格局。从出版政策来看,虽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数字出版特别是互联网业务的企业有资质方面的要求,但已不再是国有出版社独霸天下,目前在数字出版方面,教育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不仅在技术和平台开发方面处于领先位置,而且在数字资源组织方面,也比传统出版社更有竞争力。尽管教育出版社擅长优质内容建设,但在海量的数字内容面前,其传统的内容积累和建设能力并未显出优势。目前我国对数字出版的内容管理、技术标准、版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包括内容管理、技术标准、版权保护、市场监管等,要么缺失、要么松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教育出版的发展并不利。

  第三,教育出版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上述教育和出版政策,使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内容资源,一直是传统出版服务教育的主要业务,也支撑着教育出版产业的绝大部分。过去的市场竞争,尽管也有一些民营介入,但主要发生在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而目前在教育数字出版领域,出版社的竞争对手不仅是其他出版社,更多的是要面对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二是用户需求的变化。教育出版的用户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教育部门(政府)和学校,一个是最终用户教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互联网宽带入校率已达到95%,信息化教室(配有白板或一体机)的比例超过90%。当教学基础设施条件配备并不断完善后,用户的需求必然会发生变化。例如,传统教学主要使用纸质形态的内容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教学材料等,但在信息化环境下,用户更多需要的是能适应数字化教与学的新形态资源,且用户获取内容资源和知识的途径也与过去不同,互联网让资源走向开放,使得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他们需要的教学或学习资源,这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又带来了传统教育中师生角色关系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型课程和新形态教学资源,如现在比较热门的中小学STEAM教育,高等学校的慕课(MOOC)等新型课程,还有VR/AR等新的资源形态。另外,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服务等,在信息化时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见,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不仅面临着自身的产业链及内容生产模式和运营服务变化的挑战;还面临着来自政策、市场,特别是用户需求和行为方式改变的挑战。尽管近些年来在各方不断努力和推进下,传统教育出版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来看,近年来传统出版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贡献一直很小。《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亿元,但来自传统出版的贡献仅不到90亿元,占比不足2%;在线教育收入达1330亿元,但其中又有多少是来自教育出版呢?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信息化进程中,教育出版还未能推出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关键产品,也尚未找到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和路径。

  2 数字教材的价值认识 

  虽然上述分析表明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实事求是地讲,变化还正在过程中,有的也只是未来趋势。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来看,尽管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很大,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还远未实现。例如,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缺乏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也在探索之中;教育现代化方向虽然已经明确,但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教育评价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高考指挥棒还在发挥巨大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还不够高,建设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教育出版自身来看,其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传统上为教育提供优质内容资源的市场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传统教育出版以提供优质内容资源见长,但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最缺的就是优质内容资源,传统出版对此还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从服务教育信息化进程来看,目前教育出版在观念、行动和能力上,都落后于教育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2019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教育现代化的提出及其在推进过程中,必将带来优质内容资源的需求和相关配套服务的发展,这为教育出版提供了很多机会。

  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要想有所作为,要想继续保持内容优势,关键要抓住核心产品,并围绕核心产品构建内容体系,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这个核心产品就是数字教材。长期以来,教材是教育出版服务传统教育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也是出版业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教育出版不仅组织研究编写教材,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出版印制教材、发行教材,落实“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在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改变,但要支撑未来教育出版甚至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可能还是要抓住数字教材这个龙头,并以数字教材为核心构建新型内容体系和服务教育新业态。一方面,教育出版必须积极顺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变革,认真做好数字教材的研发,为数字化教学提供基础的内容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教育出版必须以数字教材为核心,构建优质数字内容资源体系,全方位服务教育教学,打造新业态。换句话说,在信息时代,教育出版要想继续保持在传统时代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供内容资源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发挥其优质内容建设优势,以数字教材为内容核心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全方位服务教育教学的新业态。

  其实,无论是传统时代的教育还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并没有变,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变的是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无论怎样变,基础教育都必须有课程标准,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去实现育人目标。但课程标准不能直接用于教学,无论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具体落实,还是课堂教学开展,都必须通过教材来实施。传统教育时代以纸质教材为主,而信息化时代应该以数字教材为主。数字教材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作为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的基础性核心资源,数字教材落实了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基本质量的有力抓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基础教育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区域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数字鸿沟”,引发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对此,数字教材的价值体现在:当中小学数字教材实现普遍应用后,保障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核心数字资源能够得以全覆盖,即使是信息技术能力偏弱的教师,也能依据数字教材进行较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提供保障。另外,中小学数字教材能够指导教师在现代课程教学理念下完成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推动和引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小学数字教材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基础资源、基础应用、基础连接、基础服务4个方面。例如,第三代人教数字教材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纸质教材为蓝本,针对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需求,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的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学科工具、数据收集管理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第一,它是落实课程标准育人目标和要求的基础性资源,教学内容覆盖了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具有其他内容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它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应用,可以支持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教学活动和多场景应用,可用于教师备课、授课及教研活动,也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和学习的功能。第三,除了自身的内容资源,它还可以连接或引入外部内容资源,并适用于多终端上的教学应用,能够与各类教学平台、资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基础连接。第四,它具有面向教学提供管理服务和数据服务的功能,保障学生和教师能够方便地获取并利用数字教材开展教与学,还可以将使用数字教材的行为数据记录下来,反馈给管理者或用户,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综上所述,从教育教学角度看,中小学数字教材作为适用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应用的教材,与纸质教材在传统课程资源中的核心地位类似,将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资源;从出版产业角度看,教育出版必须抓住数字教材这个龙头,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新型内容体系,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从而支撑未来教育出版的发展,并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数字教材在一些地区逐步大规模应用的实践表明,中小学数字教材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大,对未来教育出版产业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3 以数字教材为核心构建新型内容体系,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 

  虽然数字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资源,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具有“基础资源、基础应用、基础连接、基础服务”的作用,但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数字化教学。就像在传统教育中,除了教材之外,还必须有教辅、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材料,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仅靠数字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也不可能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愿景。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除了数字教材,还需要有配套的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以及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数字教育产品,保证在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求的同时,为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提供更多的内容资源选择。

  换句话说,教育出版必须为教育信息化、为数字化教与学的开展,构建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优质资源和内容产品体系。这个新型体系主要包括:①核心资源,即数字教材,目前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以纸质教材为蓝本,开发全学科、全学段的数字教材,也包括STEAM、编程、创客等新课程教材;②基础资源,主要是和数字教材配套衔接的、与教学开展同步的、内容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同步配套教学资源库、教学辅助资源库、学习拓展资源库等,还包括网络课程、地方教学资源和校本资源等;③拓展资源和数字化教学产品,主要是指基于内容的学科教学工具、教学应用(APP)等的开发,如青少年数字阅读产品、移动学习产品等。在数字化资源和内容产品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育教学的需求,还应结合知识内容、技术以及具体教学应用场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H5、动画、3D、VR/AR等内容表现形式呈现数字资源,对试题解析、微课、课件、示范课、网络课程等进行策划和设计;关注相关标准建设,数字资源只有符合标准,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关注资源如何到达用户,用户如何使用,有没有给用户带来新价值等问题。

  构建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内容资源和产品体系,是教育出版的基本职责。在信息化教育时代,教育出版如果只停留在为教育提供内容资源的层面,是否还能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支撑教育出版乃至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在服务教育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教育时代,考虑到技术与知识内容、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数字教育产品与用户关系的特点,如果教育出版只停留在提供内容资源的层面,不仅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服务教育现代化的产业竞争中也难以胜出。教育出版必须从简单地提供“内容”向提供“内容+服务”的角色转型,建立新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新途径,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

  服务教育新业态包含递进的3个层级。第一层级就是上述数字化内容资源和内容产品体系的建设。第二层级是教学服务,即在内容建设和供给基础上,围绕数字化教学提供全方位服务。主要业务可能包括:①开发智慧教学平台,服务数字化课堂教学主阵地,同时满足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与学需求;②为数字化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除内容资源、教学平台、教学终端之外,还包括相关的应用培训、教学技术支持等;③拓展服务内容,包括学科教研、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服务;④开发相关教学服务产品,如阅卷系统、选课系统等。第三层级是教育服务,即全方位服务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这一层级的业务更加广阔,可以包括:①智慧校园建设,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重点任务,教育出版应积极参与;②区域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③各类教育培训,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社会教育培训(如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成长培训)等;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教育,即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大教育服务。

  以上3个层级的业务,只是大致粗略的划分,并非界限分明,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教育出版能够按照这3个层级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将大大增强其服务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据统计,传统教育出版的产业规模每年只有600多亿元,而且今后有较大增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按照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的思路,教育出版未来将实现的产值会是原来的数倍,而且有持续发展的空间。我国的教育支出是个刚性指标,目前占整个GDP的4%,以2018年数据计,我国每年有不少于3.5万亿元的教育经费。如果教育信息化的支出占整体教育经费的10%,那么我国每年至少就有3000多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而且大部分会用于基础教育领域。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已走过了硬件环境建设的起步阶段,目前处在教学应用向融合创新的过渡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经费今后会更多地投在资源建设、教学服务、教师培训、智慧教育等方面,这也恰恰是笔者提出的打造服务教育新业态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出版除了提供优质内容资源,还必须要为数字化教育教学提供相关的服务,要发挥传统出版内容建设特长和竞争优势,打造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内容资源体系。为此,教育出版在战略上必须高度关注教育现代化进程,顺应“互联网+教育”的趋势,以构建数字教材为核心的新型优质内容资源体系为基础,围绕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教育市场需求做好设计和规划;在战术上应不断提升数字教材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加快推进数字教材的普遍化、常态化应用,大力开发与数字教材配套的优质数字资源和内容产品,积极拓展教学服务和教育服务。教育现代化给教育出版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市场更加开放,竞争者众多,教育出版能否保持其服务传统教育时的主体地位,创造信息化时代新的辉煌,要靠出版人自身的努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