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公司资讯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会议召开

   2023年2月17日,《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会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部分专家委员会成员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人员,和期刊部全体成员共27人参加会议,围绕当下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动态及2023年《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发展规划进行研讨。

与会专家交流研讨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巨浪奔涌前行,《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如何勇立潮头,行稳致远,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回应的命题。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继续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科学研判,提前布局。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以不变应万变:一是坚持守正创新,二是推进融合发展,三是强化数字赋能。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致辞
  会上,专家们也一一发言,分析了当下教育数字化的特殊内涵,并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家们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培育教育教学新形态,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数字化教学》顺势而生,必将大有作为。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期刊专家委员会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韦志榕发言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当下,“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成为需要共同思考的命题。期刊可以从三个层面创新发展:一国家层面,落实教育部工作要求,突出中国化、数字化和专业化;二是从需求层面,致力于教师需求,提供内容和服务;三解决问题层面,切实解决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发言
  疫情直接促进了网课的普及,从而间接推进了教育数字化,客观强化了期刊的传播力和服务力,为期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数字教育的当下,期刊的研究领域可以扩展到关注课内课外的结合、老师与家长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高书生发言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正确理解数字化的内涵,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教育数字化和文化数字化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关系。数字化和互联网有两点显著区别,一是互联网促进的是消费,数字化撬动的是生态;二是互联网使用域名解析,只能告诉你某样东西在哪里,而数字化使用标识解析,它还会告诉你某样东西到底是什么,给我们提供的是更全面和深刻的认知。期刊把握住这两点内容,将能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更加创新和突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王岳发言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其定位非常准确,落实“应用为王”。同时可以探讨每期按照学科做专刊、按照用户对象出教师版和学生版,增加文化数字化的内容,充分发掘多媒体优势,增加期刊的内容厚度和服务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丁新发言
  办好期刊首先要通过栏目设置的顶层设计来实现,栏目必须是中小学教师需要的;二是落脚点在数字化教学的课堂实践;三是处理好纸媒与数媒的关系,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优势;四是开门办刊,提升期刊的开放度;五是成为人教社、人教数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业务的融合中,促进期刊发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发言
  数字化对教育出版的变革,首先必须是教育出版格局的转型。期刊可以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强数字化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二是增加数字素养与技能类的栏目,三是加强技术工具应用的分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发言
  期刊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整体设计栏目,优化和丰富文章结构层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受众提供不同水平的学习内容。二是开拓toB的渠道。三是卷首语增加导读功能,以便读者深刻理解期刊文章的意图。四是通过活动开拓稿源。五是文章形态更加多样,比如增加叙事性研究文章。六是关注课堂视频的研究。七利用官网等新媒体促进分学科的学习,方便教师用户。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余胜泉发言
  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升期刊内容质量,一是参考“理论-实践-证据-反思”的科学研究模型写作文章,提升文章的理论厚度。二是分学科形成系统化的内容体系,可以具体分为教育思考、信息工具应用、课堂实践案例三个层次。三是关注新型认知工具,关注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应用。四是设计针对校长的,分享学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方面经验的栏目。

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徐丽芳发言
  数字化时代,期刊发展不仅仅是做纸刊本身,而是要通过活动和服务,链接和服务更广大的读者与用户,这是教育出版人更应该做的。而数字教育的关键在应用,期刊要充分发挥其实用性期刊的优势,落实“应用为王”,真正有助于教育数字化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张文飞发言
  对于创刊五年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取得今天的成绩,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期刊还可以依托已有的专家和作者资源,建立“活动+智库”的服务模式,开发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多层次使用核心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孙众发言
  从对期刊内容的分析与用户需求的调研中,期刊可以做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化:增加分析性内容;更多关注教育后端的内容;增加反映完整课堂的内容;增加乡村等贫困地区学校的案例。可以通过三条路径优化稿源和内容,一是横向发现,挖掘同行的作者资源和内容素材;二是纵向追踪,对期刊作者的课堂实践进行长期追踪,形成不同阶段的文章成果;三是通过卷首语等传递约稿信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务副书记、期刊主编王志刚发表主编感言
  最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务副书记、期刊主编王志刚发表主编感言。他说到,从播种到发芽,从幼苗到树木,从双月刊到月刊,从纸刊到电子刊,五年来,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传播力、服务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对专家们的关爱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期待专家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期刊发展,我们将认真消化吸收专家意见,服务好数字教育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期刊执行主编朱于国发言
  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期刊执行主编朱于国主持。他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教育部正在全力以赴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期刊应继续秉持办刊初心,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指导一线教学实践,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办刊之路。
  风好正是扬帆时。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应运而生,必将顺势而为,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打造期刊融媒体教学教研服务平台,深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研的融合创新,力争在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能力、提高数字化教学水平、以数字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返回